Prayers For Bobby為巴比祈禱  

為巴比祈禱 Prayers For Bobby

導演:Russell Mulcahy

演員:Sigourney Weaver/Henry Czerny/Ryan Kelley

 

1340255875-3130928525  劇情介紹

真人真事改編

接受自己的兒子,竟成為她人生最艱難的挑戰

在眾人眼中幸福美滿的家庭,Bobby(Ryan Kelley 飾)是最受寵愛的兒子,

他擁有著全家人的愛與期待,但這一切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就改變了。

Bobby的母親Mary(Sigourney Weaver 飾)是虔誠的教徒,她認為巴比只是生病,

同性戀是可以被治好的;她也深信同性戀是絕不被容許的。

於是透過各種管道,想盡辦法要治好Bobby的「病」。

身陷在教會、家庭及同儕壓力下的Bobby,

最後選擇了用死亡作為對母親的抗議,結束生命作為最後的妥協。

而當Bobby死後,他的母親才終於了解Bobby當初想傳達給她的心情,

懊悔與淚水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

Mart開始接觸與她類似的個案家庭,並接受各方的建言與不同的觀念

為了Bobby,她決定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希望藉由Bobby的犧牲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

Mary的挺身而出,為許多家庭與同志青少年發聲,

她希望Bobby的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延續。

Mary Griffith為同志人權所作的努力,讓她成為當代最有名的人權鬥士之一。

 

以上資訊出自Yahoo!電影

 

觀後感1340255926-2739289879  (內文有雷慎入)

又是一部朋友推薦的影片,雖然台灣翻譯超直譯,

不過題材是我一直很有注意的同志題材我就毫不猶豫的看了。

 

主角Bobby家裡是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徒,這從片頭一開始家人能夠從聖經引經據典就看得出來。

而聖經裡頭一直闡述的 男人若是與男人交媾 便該死。

也讓Bobby亦直不敢跟家人出櫃,也一直天真以為是不是自己長大了就會好了。

 

甚至跟哥哥若有似無的透露著自己的困難,在一次自殺未果後總算開口告訴哥哥自己可能是Gay。

就此開始了一連串痛苦的經歷,虔誠的媽媽一直認為這是病,會好的。

只要信仰夠堅定,上帝一定會幫助你。

除了信仰以外還搭配著心理治療,一切的一切漸漸讓Bobby受不了,決定離開家。

 

這是我目前看到那麼多同志片中,唯一令我覺得很適合給所以對同志有誤解的人看的片。

不僅僅只是讓旁人知道同志心中的不安、害怕,也讓人看見了家人朋友的內心該如何去接受。

片中Bobby的男友David之所以可以跟父母依舊相處和樂是因為David的父母愛他孩子原本的樣子。

David的父母做了抉擇,「讓兒子不受世俗眼光歧視但痛苦一生」還是「管他那麼多,兒子快樂最重要」

當Bobby試著要母親做出抉擇,答案卻是心痛的。

母親不要一個同志兒子。

一句話如利刃狠狠砍在自己還有兒子心上。

 

 

表姐是支持Bobby繼續勇敢下去的唯一力量,

他在表姐的庇護下擁有了工作、穩定的感情生活

然而這些支持效力有限,午夜夢迴總是母親所說過的話

如此的心靈折磨使Bobby心靈非常脆弱,

心力交瘁的人一旦脆弱找不到依靠便很容易碎裂,

   

求助無門的Bobby最後只好選擇自殺一途,結束年輕的生命。

 

 

家人聽見噩耗每一個都心碎哭泣,

至此開始Mary才開始好好的思考兒子想對她說的話,

她質詢牧師聖經裡針對同志的語句,

而牧師說「聖經是由那個時代的人的看法編撰而成,聖經也說頂撞父母者該死。」

牧師推薦他與一位同是同志者的親屬接觸,

之後的一切都讓母親深知自己有多麼愚昧多麼自以為,

而後盡全力推動同志人權運動。

 

這是她的第一次演說,

結尾她說"Before you echo 'Amen' in your home or place of worship,

think and remember...a child is listening."

 

<原文請參考: http://www.qrd.org/qrd/religion/a.child.is.listening >

 

即使到現代,仍有很多人對於同志仍抱持不正確的觀念,

同志跟非同志都一樣,我們選擇自己所愛的人,只是選擇的是同性別還是異性別,

甚至很多人認為同志淫亂所以很容易得愛滋,但實際上那是毫無關聯的。

之前在學校跟朋友一起做了相關的報告,因為其實在言談中還是可以透出歧視的端倪。

望大家看完這部影片後會跟我一樣支持身邊的同志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