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封面-1637838631.jpg
美國女孩 American Girl
" I want you to be better, not different."
" Better is different !"

看完這部片真的不難想出為什麼大家都會拿這部片來與《瀑布》做比較,
兩部片都看完之後,得老實說我喜歡《美國女孩》遠大於《瀑布》,
兩部同樣都是在疫情,一個是SARS、一個是ing的COVID-19,前者發生的時候我已經是小三、小四了,
在時空環境下都是有所感觸和記憶的。
但在親子關係的琢磨我還是覺得美國女孩更多一些,也許是因為那句經典台詞吧,
在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
其實林嘉欣飾演的媽媽角色已經非常堅強,至少在孩子面前,她仍舊努力維持原有的照護人角色,
只有在先生的面前,會放肆地透露出害怕,不想面對死亡。
但父母親的一切真的都在在影響著孩子,所以才會一直說身教大於言教,這部片真的是絕佳範例。

《瀑布》裡則是失能的母親由早熟的孩子照護著,這方面就不是大眾能理解的,
反倒比較偏向家有精神疾病患者的人看了比較有所共鳴。

有朋友看完之後戲謔地說《美國女孩》是一部不鼓勵生小孩的電影,認為要是生到一個像小女主這樣的還不被氣死?
但是其實小女主的痛苦、掙扎是能被看見的,在崇尚自由式教育的美國是資優生的她,
回到了填鴨式教育不被允許質疑老師的台灣,受到了強烈的挫折。
她不懂為什麼要去背誦課文,不懂得單純背誦公式的意義,努力過後不及格在全班面前挨打的丟臉感受,
讓在美國重視人格建立的教育方針下長大的她,感到痛苦。
而這份痛苦卻不能交由親密的家人紓解,爸爸忙於工作、媽媽生病,她看在眼裡。
甚至是媽媽帶他們去吃雙聖回憶美國,她看著菜單興奮的上下掃視,卻仍細心地問媽媽一句「能點多少錢?」
我從不認為小女主是一個壞孩子,她在她的年紀努力的體貼著家人。

其實整部戲我最喜歡的是喬喬客串的班導師,她能理解一個孩子轉換環境的痛苦,
慧眼看著她在部落格中抒發的字眼,邀請她參加演講比賽,不只給她機會像同學證明她的優秀,
也給她一個機會向她最愛也最恨的媽媽說明內心。

同樣是疫情之下的兩部電影,美國女孩在親子之間、青少年成長的琢磨更深刻,
也沒有像《瀑布》那般藝術性強烈,算是很平易近人的得獎片。

 

IMDb評價  7.1
我的 評價   7


 

arrow
arrow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